yl6809永利YL集团

yl6809永利YL集团-yl6809永利YL集团新闻
优秀科研工作者风采|探微索新 材铸未来: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得者姚利花
来源:宣传部、科学技术部 发布时间:2025-09-15 11:25:52 阅读量:

姚利花,中共党员、博士硕士生导师,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煤基生态碳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基础研究部部长,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得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大同市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以及多项横向课题,Adv. Funct. Mater.、Small、Chem. Eng. J.、J. Mater. Sci. Technol.等国际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40多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200。

在科研与教学领域中,姚利花以其扎实的学术功底、持续的创新突破和深厚的育人情怀,展现出当代高校科研工作者的卓越风采。她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从理论探索到实践教学,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以科研反哺教学,以实践培育人才,取得了丰硕成果。

科研攻坚:在材料微观世界开辟新路径

姚利花在北京理工大学就读硕博期间师从知名材料学专家曹茂盛教授她早早锚定“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在石墨烯复合材料领域持续深耕,创造性打破理论与实验壁垒,以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实验验证的方法,系统探究材料微观结构的“奥秘”——从界面特性到掺杂效应,从缺陷调控到性能优化,每一项研究都直指“微波衰减性能”与“储钠/锂性能”的核心需求。尤其是在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理论模拟、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成果,为石墨烯基多功能材料与器件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凭借这份执着与钻研,她的科研工作结出了丰硕的学术果实,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并获评ESI Top Article、山西省和大同市优秀学术论文奖。与此同时,牵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大同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多个重要课题,还承接多项横向课题,以扎实的科研能力为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助力,彰显了其扎实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

教研融合:科研硕果赋能教学知行合一

作为高校教师,姚利花深知“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重要性,她不仅主动投身教学改革——主持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科竞赛和实践教学相融合培养‘新工科’人才的研究”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推动新工科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升级更将科研中的前沿问题、项目案例搬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触摸行业动态,在思考中贴近科研本质。

为了让知识体系更系统、更易吸收,她将多年科研心得凝练成专著《高性能铁酸镍基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课堂教学与人才培养提供权威参考;在毕业设计与日常教学中,她积极推动学生“三早进”——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指导学生开展大创项目、研究生创新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科研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匠心育才:以竞赛和实践搭建成长桥梁

“培养具备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师的核心责任。”在人才培养中,姚利花尤其重视“以赛促学”,她主动承担学科竞赛指导工作,带领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从选题构思到方案优化,从模型搭建到答辩准备,她全程陪伴指导,帮助学生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收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让多名学子在竞赛中实现能力突破。

姚利花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长,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她通过担任研究生创新项目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横向课题开发等方式,为学生搭建起“校园企业”“理论应用”的衔接桥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既提升技术能力,又树立行业认知,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从科研前沿的“探索者”,到课堂讲台的“授业者”,再到学生成长的“引路者”,姚利花始终以“科研引领教学、创新培育人才”为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新时代高校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她的故事,是科教融合的生动实践,更是立德树人的鲜活注脚在探微索新的道路上,她带着对材料科学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忱,继续奔赴下一场“铸材”与“育人”的征程。(文字:赵鑫、科学技术部  责编:赵鑫

Copyright ? 2006-2022 yl6809永利YL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037009

传真:0352-7158137

晋公网安备 14020002000134号  晋ICP备11005719号-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关闭